【工委动态】致公党员彭晓玲发布长篇历史小说《谭嗣同》
125年前,“百日维新”失败,浏阳人谭嗣同慷慨赴死,留下了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的生命绝唱。125年后,舍身取义、敢为人先的精神依旧鼓舞人心。
9月25日,在谭嗣同殉难125周年之际,致公党党员彭晓玲女士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《谭嗣同》新书举行首发仪式。湖南省文联一级巡视员、秘书长邓清柯,长沙市政协副主席、致公党长沙市委会主委黄锋,浏阳市政协党组书记、主席秦跃平,浏阳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李爱民出席活动。致公党浏阳工委对新书发布表示祝贺,致公党浏阳市工委主委为彭晓玲老师送上鲜花。
浏阳是中国近代改革先驱谭嗣同的家乡,也是他爱国精神和改革思想的发源地。谭嗣同矢志报国、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,自强不息、求新求变的改革精神,探索真理、追求进步的科学精神,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浏阳儿女勇往直前、砥砺奋进。
彭晓玲女士是一名优秀的致公党党员, 担任浏阳工委副主委十余年,曾任浏阳市政协委员、长沙市政协委员,她勤于参政议政,敢于为民代言,倾情文学创作,坚持笔耕不辍,先后出版散文集《红石头的舞蹈》《挂在城市上空的忧伤》《苍茫潇湘》《寻访谭嗣同》、《民歌婉转润浏阳》,长篇纪实《空巢: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》等作品。
此次,为让更多人全面地认识谭嗣同的人道精神、民族大爱、独立人格和悲悯情怀,彭晓玲老师历经8年,创作长篇历史小说《谭嗣同》,本书共99万字,分为《萌动》《觉醒》《怒放》三卷,选取与谭嗣同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场景,塑造了一批鲜活的爱国知识分子群像,再现了历史人物的当代价值,是一部布局宏大,充满张力的优秀历史小说。
新书首发式上,作者彭晓玲分享了创作历程和感想,并向市档案馆、市图书馆、谭嗣同纪念馆、道远书院赠送了作者签名版新书。谭氏后裔代表以及来自省作协、长沙市作协等文艺界的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。
浏阳市政协主席秦跃平出席长篇历史小说《谭嗣同》新书首发仪式,他指出,此次新书发布会,既是对谭嗣同的纪念,也是一次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弘扬“自强不息、敢为人先”的优良传统,凝心聚力,开拓创新,把谭嗣同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,为推动建设现代化新浏阳而不懈努力。
长沙市政协副主席、致公党长沙市委主委黄锋指出,长篇小说《谭嗣同》史实与史识同在,历史与现实交融,思想与艺术并举,历史性与文学性相映成趣,是彭晓玲女士沤心沥血之作。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谭嗣同胸怀大志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,敢为人先锐意改革的创新意识,勇于担当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,热爱家乡关爱百姓的民本情怀。今天,我们缅怀谭嗣同,就是要学习他矢志报国、舍身取义的爱国精神,学习他探索真理、追求进步的科学精神,学习他勇于担当、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。继承先烈遗志,胸怀国之大者,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!